生态文明的涵义

2016-06-17
  在学术界,生态文明的提法已有一段时间。基本上,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言的,按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划分。在农业文明时期,引导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哲学是听天由命。人类没有力量来对抗大自然的威力,也没有手段突破各种自然要素形成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形成的瓶颈,敬畏和顺从自然因而成为思想的主流。而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能够开发和驾驭大量非生物能源,以技术突破大量自然条件形成的制约。相应,征服自然也就成为人类思想的主流。
  当然,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自然,其严重后果人类已经品尝。生态文明正是据此提出的,对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思考。所谓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处理与大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以征服自然为基本思路,而是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生态文明的提法大致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和丰满过程基本同步。
  对于生态文明,文明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加以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我们的党已经提出了有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口号和完整构想。但从社会主义文明的整体架构看,尤其是在我国当前面临着严厉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提出生态文明能够使社会主义整体文明的内涵更为充实和完整。同时,这四项文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为引导,能够保障我国的发展更为健康、更为持久。
  在理解生态文明的时候,很容易令人思考它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应该看到,实践中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界限已经相当模糊,很多时候它们是一种互相包容的关系。但如果思考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异同,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做到的。
  严格说起来,环保是是人类过分糟蹋环境之后,才出现的应对学。针对人类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应用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应对这些挑战,是环境科学的基本使命。环境学的发展是被问题牵引的,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它确实是一种“灭火队”性质的学科。生态学则不同,其历史悠久,有自身的核心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定义是 “关于家园的学问”。这不仅仅关乎环境污染,还涉及到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甚至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如怎样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又该怎么对待自己的家园。如果说环境整治是在应对自己造成的麻烦,那么从生态学出发,更适宜于考虑一些更为形而上的问题,更能够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高度,反思自己的历史足迹,研判自己的未来走向。
  相比之下,生态视角更为有机和系统,站得高,看得远。不少生态学大师,为人类理解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本质提出了令整个世界振聋发聩的论点。如哈丁的“公地的悲剧”,影响了整个世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草原是公有的,而牛羊是私有的,每个牧民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一切增加牛羊,结果造成草原的崩溃。提出世界公认的可持续发展三原则的戴利也是生态学家。
  具体操作上,环保和生态的着眼点也略有不同,但其区别就不那么重要了。比如农村化肥污染。从环境保护出发,是用什么技术措施才能遏制污染;从生态立场出发,那就不只是环保技术,还要考虑是不是搞有机农业,能不能通过植被配置和村落布局的调整,把城市周围的农村,从污染源变成有利于净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区。但环保领域已经汲取了大量生态学知识,区分什么是生态,什么是环保,已经没有必要。
  “生态文明”尽管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却是随着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一步步走来的。这意味着我们的党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与保护关系的问题上,最终提升到了文明的高度,把生产、生活、价值观都囊括其中,要求政府、公众、企业的行为全方位受到生态文明的指导,为探索中国的前进道路,提供了不一样的视野。
  这样的理念并不空洞,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重要作用。如前面所讨论的,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整体文明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应该是互为渗透和互为导向的。这意味着资源节约必须引导物质文明的成长;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成为精神文明的支柱;环境友好必须成为政治文明的重要动力。